热搜关键词: 不定型耐火材料实验室 粘土质耐火材料实验室 硅质耐火材料实验室 透气度测定仪
文件标题: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炉技术方案
文件号:STR-SLAG-2025-1103
版本号/日期:V1.0 / 2025-11-03
编制单位:洛阳赛特瑞
文件适用:仅限内部学习及客户选型参考,未经授权禁止外泄
本STR-SLAG-1650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炉方案提供一套 1650 ℃ 级抗渣性试验炉技术路线,STR-SLAG-1650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炉可模拟高炉、转炉、玻璃窑、垃圾焚烧炉等炉内熔渣对耐火材料的界面侵蚀行为。设备支持静态坩埚法、旋转侵蚀法及动态滴渣法,配套自动渣样供给与图像记录系统,为耐火制品的抗渣等级评定、寿命预测及新品开发提供量化依据。
1. GB/T 8931-2022《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(坩埚法)》
2. GB/T 5988-2022 相关线变化配套条款
3. ASTM C874-202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otary Slag Testing
4. GB 5226.1-2019 机械电气安全
测定耐火材料在熔渣侵蚀下的侵蚀深度、面积、质量损失及界面反应层厚度,适用于高铝、镁碳、刚玉、AZS、SiC 等制品的抗渣等级评定。
将耐火试样制成坩埚或长方体,装入规定化学成分的熔渣,在氧化或弱还原气氛下升温至目标温度(1450–1650 ℃)并保温一定时间;冷却后切开断面,测量侵蚀深度/面积,计算侵蚀指数 E=(ΔV/A)×100% 或质量损失率 Δm/m₀。
| 序号 | 项目 | 指标 |
|---|---|---|
| 1 | 设备名称 | 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炉 |
| 2 | 英文名称 | Refractory Slag Resistance Test Furnace |
| 3 | 设备型号 | STR-SLAG-1650 |
| 4 | 设备厂商 | 洛阳赛特瑞 |
| 5 | 设备结构 | 立式前开门,硅钼棒圆周加热,底部旋转平台(可选),顶部滴渣口 |
| 6 | 最高温度 | 1650 ℃(短时 1700 ℃) |
| 7 | 恒温区尺寸 | Φ200 mm × 250 mm(±3 ℃ 区内) |
| 8 | 升温速率 | 0–15 ℃/min 可设 |
| 9 | 控温精度 | ±1 ℃(PID 四温区独立控制) |
| 10 | 热电偶 | B 型 4 支,一级允差 |
| 11 | 旋转平台 | 5–30 r/min 可调,承载 5 kg |
| 12 | 滴渣系统 | 螺旋给料 + 氩气载流,0.5–5 g/min 可调 |
| 13 | 炉膛材料 | 高纯氧化铝纤维 + 刚玉莫来石衬里 |
| 14 | 加热元件 | 等直径硅钼棒 12 支,圆周均布 |
| 15 | 电源 | 380 V ±10 %,50 Hz,功率 ≤25 kW |
| 16 | 冷却方式 | 炉壳风冷 + 观察口微量压缩空气帘 |
| 17 | 外形尺寸/重量 | 1200 mm × 1100 mm × 1800 mm / 约 650 kg |
1. 高温立体显微镜(实时记录侵蚀前沿)
2. 红外测温独立监控(防止热电偶老化漂移)
3. 渣样预熔炉(1200 ℃,提前熔融渣样)
4. 电动升降取样器(高温中途快速取渣)
5. 尾气燃烧 + 洗涤塔(针对含硫、含氯渣)
1. 炉壳:双层碳钢,前门 90° 开启,设观察窗 Φ60 mm,内部水冷套防止密封圈老化。
2. 炉衬:氧化铝纤维模块 200 mm 厚,热面再贴 30 mm 刚玉莫来石砖,抗渣飞溅冲刷。
3. 加热模块:硅钼棒圆周垂直悬挂,可单支断电更换;冷端镀镍夹具,减小接触电阻。
4. 旋转平台:刚玉质转盘,中心定位孔 Φ20 mm,可插入试样坩埚或长方体卡具,磁流体密封。
5. 滴渣口:顶部倾斜 15° 插入,氩气环缝保护,防止渣口堵塞。
6. 控制系统:15 寸触摸屏,内置 GB/T 8931 标准升温曲线,一键调用;支持 USB、以太网导出数据。
| 名称 | 数量 |
|---|---|
| 主机(含炉体、控制柜、热电偶) | 1 套 |
| 旋转平台及卡具 | 1 套 |
| 高纯刚玉坩埚(Φ50 mm × 60 mm) | 10 只 |
| 硅钼棒备件 | 2 支 |
| 渣样预熔勺(刚玉质) | 2 把 |
| 耐高温手套 + 护目镜 | 各 1 |
| 工具包(内六角、扳手、陶瓷吸笔) | 1 套 |
| 操作手册(PDF+纸质) | 各 1 |
| 名称 | 参考寿命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硅钼棒 | ≥200 炉次 | 与升温速率及腐蚀气氛相关 |
| 刚玉坩埚 | ≥30 炉次 | 出现贯穿裂纹即更换 |
| 旋转密封圈 | ≥6 个月 | 定期涂高温真空脂 |
| 滴渣口套管 | ≥50 炉次 | 渣口变径 >1 mm 需更换 |
整机 12 个月;加热元件、热电偶 6 个月;软件终身免费升级。质保期内非人为故障免费维修或更换;终身提供成本价备件与远程技术支持。
主机缠绕膜 + 防震泡沫 + 胶合板木箱,适合汽运/海运;控制箱独立纸箱。装卸时请使用叉车,禁止翻滚与倾斜 >15°。
温度 5–40 ℃,湿度 ≤85 % RH 不凝露;无导电粉尘,无剧烈振动;电源稳压 ±10 %;地面承重 ≥1000 kg/m²。
1. 升温速率 ≤15 ℃/min,严禁超温 1700 ℃ 以上运行。
2. 硅钼棒冷态脆性大,装拆时避免碰撞,存放请垂直吊挂。
3. 渣样须预熔并破碎至 1–3 mm,防止大块砸坏坩埚。
4. 旋转平台启动前确认卡具锁紧,转速先低后高,避免试样飞出。
5. 观察窗气流帘须先于加热开启,滞后关闭,防止挥发物附着。
1. 开机:合上总电源→启动控制柜→检查旋转、滴渣、气流帘正常。
2. 装样:将预烧试样坩埚放入转盘中心,记录初始质量 m₀。
3. 加渣:称取 50 g 预熔渣,倒入坩埚,记录渣量。
4. 编程:调用“GB/T 8931-2022 1500 ℃-2 h”曲线,转速设 10 r/min。
5. 启动:点击“自动运行”,炉门留 5 mm 缝隙排气。
6. 结束:自然冷却至 ≤300 ℃ 取出试样,测量侵蚀深度,计算侵蚀指数。
高温、高电压及旋转机构存在潜在危险,必须由受过耐火材料检测培训并熟悉本设备结构的人员操作;严禁单人深夜无人值守运行。
1. 若仅做静态坩埚法,可取消旋转平台,降低 15 % 成本。
2. 若研究垃圾焚烧渣、含 S/Cl 渣,务必增配尾气洗涤塔,防止腐蚀厂房。
3. 确认实验室地面承重及电梯/门洞宽度(最小 1300 mm)。
4. 建议同时采购 4 支硅钼棒及 20 只刚玉坩埚备件,减少停机等待。
5. 如需 CNAS 认证,可选购“计量校准包”(含第三方热电偶证书、标样侵蚀深度比对报告)。
Phone
微信Wechat
邮箱Emailsaiterui#qq.com